饮食常识

当前位置 /首页/美食/饮食常识/列表

红芪与黄芪的区别

很多人分不清黄芪和红芪,不知道它们有什么区别,只知道它们都是中药,吃了对人体的健康都非常有好处。其实,黄芪和红芪的作用,是不同的。那么,对于红芪与黄芪的区别,你知道多少呢?现在,就由小编辑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。

红芪与黄芪的区别

红芪与黄芪的区别

红芪又叫 " 独根 ", 自古与黄芪通用 , 但其原植物与黄芪同科不同属。红芪,中药名。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干燥根。分布于甘肃六盘山和南部的山地,四川西北部等地。

中药红芪其实是多序岩黄芪的根部,中医认为,它有补气固表、敛疮生肌、清热解毒的作用,可治疗气虚乏力、中气下陷、表虚自汗、血虚萎黄、糖尿病等症。

红芪,具有补气升阳,固表止汗,利水消肿,生津养血,行滞通痹,托毒排脓,敛疮生肌之功效。常用于气虚乏力,食少便溏,中气下陷,久泻脱肛,便血崩漏,表虚自汗,气虚水肿,内热消渴,血虚萎黄,半身不遂,痹痛麻木,痈疽难溃,久溃不敛。

红芪味甘、性温,可入肺经和脾经,具有补气固表,利尿解毒的功效。经常用来治疗中气下陷、慢性肾炎以及糖尿病等疾病,效果显著。

本品呈圆柱形,少有分枝,上端略粗,长10~50cm,直径0.6~2cm。表面灰红棕色,有纵皱纹、横长皮孔样突起及少数支根痕,外皮易脱落,剥落处淡 黄色。质硬而韧,不易折断,断面纤维性,并显粉性,皮部黄白色,木部淡黄棕色,射线放射状,形成层环浅棕色。气微,味微甜,嚼之有豆腥味。

黄芪,又名绵芪。多年生草本,高50-100厘米。主根肥厚,木质,常分枝,灰白色。茎直立,上部多分枝,有细棱,被白色柔毛。多年生草本,高50-100厘米。产于内蒙古、山西、甘肃、黑龙江等地。

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,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、保肝、利尿、抗衰老、抗应激、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。但表实邪盛,气滞湿阻,食积停滞,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,以及阴虚阳亢者,均须禁服。

由于长期大量采挖,近几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,有趋于绝灭的危险。为此确定该植物为渐危种,国家三级保护植物。

黄芪,色黄白, 味甜,能补一身之气,兼有升阳,固表止汗,排脓生肌,利水消肿,安胎益血的作用。但是,有感冒发热、胸腹满闷等症者,不宜服用黄芪;孕妇不宜长期大量应用。

我相信通过浏览上面的相关资料信息,大家对于红芪与黄芪的区别,有了大概的了解了吧。红芪具有补气升阳,利水消肿等等作用,而黄芪对于孕妇来讲,不应该多吃。就目前而言,根据专家的推断,黄芪的数量比红芪要少的多。

TAG标签:红芪 黄芪 #